2017年12月17日星期日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孩子是祖国的未来,谈及儿童片佳作,伊朗电影一定榜上有名。

在宗教、民族与政治的夹缝中,伊朗电影生存艰难却力道十足。论及宗教困境与人生之反思,伊朗电影更加切身与写实,有笑也有泪。

下面,就跟随小编一起,去看看伊朗的几部儿童影片,寻求一场心灵的震撼吧!

1、《小鞋子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故事讲述了贫家小孩阿里和妹妹关于一双鞋的故事,因为阿里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,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,于是他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自己的旧球鞋去上学。

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,于是他想尽办法参赛,并且只想得第三名,不料却跑了个第一。

这些故事,灵动鲜活,活生生的就像发生在自己的童年里,勾起童年里那些清贫而快乐的日子,感动难以言表。

 

2、《追风筝的人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故事发生在1987年阿富汗喀布尔,Amir富家少爷和Hassan之间的故事。

二人参加了一场传统的斗风筝比赛,Hassan离开了Amir家,音信全无,随后阿富汗战争爆发,Amir和父亲移民到美国,过上了新的生活,而Amir再回到阿富汗,看见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家乡,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难以启齿的秘密,和回忆一起扑面而来。

整部电影拍的很平稳,电影中男孩的演技不错,那句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”实在令人动容。

 

3、《佛祖在耻辱中倒塌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电影讲述了一群阿富汗小男孩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战争场面,欺负一个六岁小女孩的故事。

此片荣获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奖/和平奖、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特别评论奖、2008年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、法兰德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提名,这么多荣誉的获得足以见得这部影片的成功。

伊朗由于电影把控非常严格,很多社会矛盾都借由孩子来表达,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不公平的,电影中信仰的无力感,让人无处安放又泪流满面,心灵中的那一座佛像轰然倒塌、灰飞烟灭。

 

4、《何处是我朋友的家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影片中,穆罕默德放学回家后,发现自己不小心把隔壁同学的作业本带回来了,由于老师今天还特别警告过,如果再不将作业写在簿子上,就要开除这个同学!

身处妈妈严密看管、祖父苛刻管教,及一些不把他的问题当问题的大人世界中,仍然丝毫不减他要将簿子归还的决心与义气。

瞒过不准他出门的妈妈,带着作业簿,冲向隔壁山头的村庄,这才想起,他根本不知道同学的家在哪里。

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无厘头?是啊,大家都成年了,对于片中男孩无论如何也要还作业本的故事有点嗤之以鼻。但是小孩子的单纯是世界上最最宝贵的东西啊,活在这个成人世界,被电影的单纯感动到了。

[ad]

5、《天堂的颜色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男孩穆罕默德是一个盲人,只能用手感知世界,寻找自己心中的上帝。

穆罕默德母亲去世了,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,父亲将穆罕默德送去学木匠,这引发了父亲与祖母间的激烈冲突,随后祖母去世,彻底打破了父亲再婚的希望。

在父亲内心深处,穆罕默德似乎是他一切不幸的根源,可是在看到儿子落水时他犹豫了,在将要失去儿子的危急时刻,父亲才感悟到儿子对自己的真正意义。

是啊,盲人不会看到污浊,那么美丽的山村,单纯的生活,纯洁的心灵,最后,父亲还是跳进激流中救了他的孩子,毕竟还是爱啊。

 

6、《生命在继续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父子俩沿路看到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,但是流民们的脸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,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,一对男女居然在地震后举行了婚礼。

通过儿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,描绘出地震后灾民的顽强生命力和对生活的向往,夹缝求生的即视感就像纪录片一样触动人心。

 

7、《麻雀之歌》

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《麻雀之歌》是一部完全以平民视角讲述的电影,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农场打工的父亲,因为其所看管的鸵鸟园跑掉了一只鸵鸟,而不得不想办法找回它,否则就要向雇主支付一笔可怕的赔偿费。

在寻找鸵鸟和筹钱的过程中,这个男人经历了许多悲喜交加的事件,甚至还受了伤,好在命运并没有过分地捉弄他,鸵鸟最终回到了园子。

电影里面骆驼、鱼苗和麻雀是各种困难的隐喻,或许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只是为了让生活更接近圆满吧,如果生活对你还存在向心力的话。

 

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,电影审查的严苛程度上可比中国还要严重,了解了伊朗的国情,那你才能真正明白,什么电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戴着镣铐跳舞”。

原文出自于: 七部伊朗儿童片,诠释何为“戴着镣铐跳舞”

立刻订阅: www.yeshizui.com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